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研报 > 正文

集采政策激励医药ETF前景分析

(来源:ETF炼金师)

  近期,医药行业迎来利好消息,国家医保局在第十一批集中采购中首次提出“反内卷”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遏制恶性竞争,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预示着未来医疗行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有望对医药ETF产生积极影响。

  反内卷的核心在于优化集采机制,医保局特别强调通过“锚点”替代绝对报价,并设定了“低于50%”的最低报价标准。数据显示,相较于最低报价,平均报价有望提高34%,最大可达170%。此举将确保中标企业能够获得合理利润,尤其是那些具备成本控制优势的龙头企业,更能从中受益。

  此外,医保局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提高了标准,扩展了对药品的GMP(良好生产规范)要求。这将进一步利好大型医药企业,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整体来看,此次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了医药股,尤其是那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龙头上市公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在此背景下,医药ETF的表现也备受瞩目。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医药ETF包括以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为基础的医药ETF以及跟踪中证生物科技指数的生物科技ETF。尽管生物科技ETF的成分股涵盖了CX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但医药ETF则集中了更多龙头股,成分股数量为26只,市值更大,风险相对较低。

  与创新药ETF相比,医药ETF与创新药ETF的成分股重合度达到63%。创新药ETF更专注于二三线创新药企,虽然其走势在短期内表现优于生物科技ETF,但在集采政策的影响下,医药ETF在稳定性上更具优势,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在市场情绪方面,尽管集采反内卷政策对CXO和创新药企业的短期利益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激励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针对集采政策的实施,相应的ETF也在市场上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医药龙头ETF的成分股扩展至50只,相较于原有的医药ETF,具有更均衡的权重分配和更大的弹性。另一方面,疫苗相关ETF则主要受集采的直接影响,市场修复预期强烈,适合希望把握短期机会的投资者。

  在中药领域,虽然集采政策已经纳入中药饮片,但消费级产品如片仔癀、阿胶等并不在集采范围内,因此短期内中药的投资机会相对有限。相反,以同仁堂为代表的饮片企业或将受益于政策调整。

  总结来看,疫情后医药行业的恢复与集采政策的推进密切相关,市场对盈利状况的预期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未来,政策的持续支持将促使医药ETF的表现逐渐改善,特别是在市场抱团的氛围中,相关股票的联动效应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