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正文

A股、港股突然异动!发生了什么?

  今日早盘,市场突变!

  9月23日,A股和港股兑现情绪逐渐增强。创业板指冲高回落,一度翻绿,盘初一度涨近1.6%;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800点,万得微盘股指数跌逾3%。盘面上,一度仅有不足500只股票上涨。港股恒生科技一度下跌超2%。


  是否还有后劲?

  其实,A股行盘至此,虽然指数较强,但大部分股票已经走弱。截至昨天,走多头格局的股票数量已经下降至不足1100只。所以,9月以来的赚钱效应应该也是下降的,指数调整应该也是对上述格局的一种反应。

  不过,全市场的风险偏好可能也未真正下降。今天,中国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跌0.6%,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3%。中国3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002收益率一度上行1.7bp至2.1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5bp至1.8025%。分析人士认为,国庆之后的市场可能仍有一段可以期待的时间窗口。

  今年以来的脉络:一季度港股领先、二季度美股跑赢、三季度先A股后港股。三个市场间,既有“跷跷板”效应,也有映射联动(如AI 算力)。接下来,空间多少,后劲来自哪?哪些行业更具价值?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目前面临的组合是:1)国内基本面加速转弱、2)宏观流动性或迎来拐点,3)海外流动性改善但预期先行,微观流动性仍活跃,4)情绪和技术指标较极致。因此,整体市场或高位震荡,仍以结构为主,但难免会因轮动切换导致波动。当前AI相关硬件和应用预期仍较强。从拥挤度看,1)电商较高,互联网仍偏低;2)创新药已回落,但还不算很低;3)新消费在相对低位徘徊;4)银行和保险已处于一年以来低位。策略上的选择是“短期可能输时间、但长期不输空间”的方向。相反,长期正确的方向,如果拥挤度过高,也不妨适度获利,可以有更好的持仓体验,如3月底的互联网和当前的电商。

  从三地市场的驱动力为出发点,今年以来美股虽然估值偏高会面临扰动,但表现主要依托盈利,而A股港股的上涨则更多是估值主导,计入了较多流动性和对未来的预期,需要基本面来填补。两者的共通之处,则在于AI结构的联动和映射。

  国金证券牟一凌认为,中国盈利基本面回升的牛市行情可能正在孕育。目前,降息后正在开启新的场景转换,两类机会可以关注:一方面是流动性压制解除后,6-8月滞涨的港股或有补涨行情;另一方面,成长投资会逐步从科技驱动走向出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