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短期震荡盘整,中长期维持乐观
未来1—2个月政策空窗期,市场或震荡盘整。反内卷推动生产端数据回落可能带来阶段性阵痛,但中期视角,先供给后需求有望实现更强的通胀回归。中长期保持乐观,“十五五”提供了更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内外政策稳定性增强,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市场已在定价业绩回归,关注低基期板块在明年释放更大弹性,集中在周期、消费领域。历史上公募第一大重仓行业瓦解背后通常是基本面风险导致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当前电子基本面尚未构成抱团瓦解信号,后续关注业绩兑现。10月以来高低切持续进行,不会一蹴而就。对成长选手而言,内部结构调整优于行业间高低切,关注业绩高增的激光设备、通信设备、PCB、游戏等。价值选手可关注再通胀交易逻辑,重视供给偏紧的顺周期行业,个股层面关注有质量的大盘成长。
国金证券:再平衡,机会与风险
上周市场风格继续再平衡,背后是中美科技股的三季报公布让市场进入了新的思考,宏观的风格转换开始有了更多微观基础。三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创下近3年新高,对TMT的持仓占比已达到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非银金融、钢铁、基础化工、机械等行业的资本回报出现了明显改善,但却并未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海外资本市场已经开始由之前对大量的资本开支感到兴奋转为对资本开支扩张持有怀疑态度的阶段,美国的AI投资已经开始向其他传统行业扩散。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多的利润从来不是由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获取,而是产业链中的短缺环节;而股票的收益由估值和盈利共同决定。推荐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带来的经营状况改善、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如上游资源(铜、铝、锂、油),实物资产的补库需求或将恢复,关注油运。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卖铲人”,优势产业在海外的变现,如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光伏)、国防军工,以及国内价格企稳、内需回升下的食品饮料,航空,煤炭。
信达证券:科技成长短期超配放缓,波动加大
2025年基金三季报显示,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如果剔除市值波动的影响,基金对TMT行业的超配比例达到11.3%,2024年四季度以来公募基金对TMT行业超配速度明显加快。当前或仍处于新一轮机构加速超配TMT的早期,科技成长仍是本轮牛市主线,但短期可能受超配节奏放缓影响波动加大。基金加速超配牛市主线过后最终的超配比例可能远高于历史水平,后续基金对TMT超配比例或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基金也可以通过TMT内部从上游硬件向下游应用的高低切实现超配比例的持续提升。2024年四季度以来基金对TMT行业已经持续4个季度超配比例环比增幅扩大,加上四季度存在估值切换的季节性规律和资金风格再平衡的需求,基金对TMT行业超配节奏有放缓的可能性,短期可能使得成长主线超额收益波动加大,这一阶段非牛市主线或有阶段性领涨机会。
国投证券:盈利复苏,牛市更扎实
预判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中美双方迎来从战略性脱钩转向阶段性合作小周期,这不仅对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提升是有利的,同时对明年上半年共振经济向上主动补库形成积极暗示,进而支撑A股基本面持续改善。突破4000点并不意味着后续“一马平川”,但即便大盘指数出现高位波动,“牛市并未结束”的预期不会轻易消散。目前低位品种尚缺乏绝对主线,意味着当前高切低还未形成清晰风格切换,更多是风格再均衡,高位科技板块波动性会进一步增强。三季报A股机构投资者科技仓位达到40.16%,仓位已处于非常高水平,后续关注AI配置能否向下游应用环节转移。事实上,或许真正风格切换需等到11月水牛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才会到来,届时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例如工程机械、家电、化工、工业金属等)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目前这正处于跟踪确认的过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