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朱凌云认为,固态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等组成,尽管目前清华大学取得的只是电解质这一个点的新进展,但正是这些一个个点的突破,组合起来才能推动固态电池整个技术面的发展。“固态电池确实是未来的方向。”
产业链技术进入中试关键期
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已进入“冲刺阶段”。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并计划在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随着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27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事实上,据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梳理发现,在固态电池产业链布局上,多家上市公司已提前落子,涉及设备与材料、正负极、电解质等多个环节。其中,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龙头先导智能(300450.SZ)年内涨幅已达227.91%;全球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002709.SZ)本月涨幅超过50%。

部分上市企业也在积极披露固态电池研发与商业化最新进展。欣旺达(30020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产能安排合理,销售良好。固态电池目前研发顺利,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落地。
璞泰来(603659.SH)表示,公司在材料类业务中,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均可运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固态电池设备方面,已在多个制造环节进行发力布局,并已经实现向国内外头部客户交付干法和固态电池极片设备。
赢合科技(300457.SZ)则表示,现已推出覆盖湿法与干法工艺的固态电池最新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向多家客户交付了核心固态电池相关设备。
德龙激光(688170.SH)透露,公司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呈逐步增长趋势,部分客户追加订单,也有部分新客户下单。新设备如干法电极激光预热和超快激光极片制片设备仍处于工艺验证阶段。
东吴证券预计,固态电池行业25H2-26H1将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2026年中试线优化+样车路试,2027年开启小规模量产装车,行业出货有望突破1GWh,2030年大规模量产,规模有望突破100GWh。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